駝背其實是骨折?早年難治療,現在只要灌骨水泥,坐著進來,走著出去?

過往常聽長輩們說「駝背」是一個難治的症狀。
不過,隨著醫學的發達,已經有不同的手術或治療方式可以讓駝背者修復的方式。
什麼是灌「骨水泥」?
灌骨水泥是骨科脊椎治療的常見微創手術,又稱“椎體成型術”。
藉由X光成像導引,將液狀填充物(聚甲基丙烯酸甲酯)回填到脊椎中空部位並給予支撐,恢復其穩定性與舒緩疼痛。
針對脊椎治療,骨水泥使用種類
- 低溫骨水泥(有條件健保給付): 無高溫效果影響細胞與骨骼,但濃稠度較稀,偶有滲漏及壓迫神經情形; 術後容易留有空隙。
- 低溫高濃稠骨水泥(有條件健保給付): 黏稠程度最佳且無高溫反應,利用黏土狀填充物進行回填中空患部,有效避免滲漏傷害
造成神經損傷之風險。
什麼症狀適合進行灌「骨水泥」手術?
灌骨水泥是針對“脊椎壓迫性骨折”的專門手術。
隨年紀增長,骨質密度會隨之下降導致骨頭相互壓迫,故而“骨質疏鬆”則為常見主因。
輕度症狀
日常起坐、進行翻身等腰部動作時,常感強烈疼痛。
重度症狀
有明顯駝背情形,甚至無法行走。
灌骨水泥的術後復健
灌骨水泥的術後復健 1:輔具使用
配戴固定器防止術後變形,且應避免搬取重物。
灌骨水泥的術後復 2:飲食攝取
均衡攝取富含鈣質食物(例如菠菜/燕麥等)、鈣片及維生素D3。
灌骨水泥的術後復健 3:復健治療
諮詢專業醫師搭配骨質疏鬆藥物,並適當鍛鍊核心。
灌骨水泥的新思維
根據“脊椎壓迫性骨折”之病況程度,當代骨科除了進行灌骨水泥,也常搭配“脊椎千斤頂”與“氣球撐開術”進行治療,大幅提升手術效果。
脊椎千斤頂
於患部外部切開約0.5cm的切口,導入金屬支架撐起脊椎塌陷處並將骨水泥回填。
藉著內部支架支撐,其效果較氣球撐開術佳,有效改善脊椎壓迫骨折之情形。
氣球撐開術
於脊椎缺陷部位置入特製氣球,給予支撐力恢復其正常狀態,取出後將骨水泥回填灌入,明顯降低骨水泥滲漏之風險。

關於灌骨水泥的迷思
即便採用灌骨水泥搭配“氣球撐開術”或“脊椎千斤頂”,術後患者仍不可輕忽其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根本原因—骨質疏鬆。
建議術後應攝取足夠鈣質與抗骨鬆藥物,保持良好姿勢,避免骨水泥回填患部再度磨損,甚至再度骨折。屆時,灌骨水泥的手術風險及疼痛感皆會大大提升。
——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