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椎就像身體的地基,地基壞了怎麼辦? 「脊椎融合手術」了解一下!

「脊椎融合手術」 是什麼?
「脊椎融合手術」 就是俗稱的「鎖螺絲釘放墊片/支撐架」。
「融合」, 就是破壞脊椎所有會動的關節再固定, 穩定不活動的脊柱,從此便不再腰酸背痛。 但是,要付出腰部活動較硬, 且多年後上下節容易加速退化的代價。
什麼情況需要「脊椎融合手術」呢?
以下三個情況,需要進行脊椎融合手術。

1. 脊椎滑脫
2. 脊椎外傷
3. 脊椎椎體或椎間盤感染
脊椎融合手術如何進行?
透過脊椎融合手術,先將壞掉的椎間盤整個刮除,空洞處置入硬質、堅固的椎體融合墊片,邊邊角角的空隙處再塞入自體骨或人工骨。
接著,在脊椎椎體和椎體間以椎弓螺絲釘和連桿固定。術後待 12~18 個月後,兩塊椎體間會有骨融合產生,使原本搖搖欲倒的脊柱重新獲得穩定度。
脊椎融合手術的原理
若身體是大樓,則脊椎像是地基,一旦地基被掏空或斷裂,脊椎融合手術的原理就是:
- 移除損壞的地基
- 用墊片加強地基主結構
- 填充混凝土和砂石
- 用鋼釘、鋼柱等穩定輔助鋼構
- 等地基主架構外包混凝土、砂石凝固之後,就大功告成!
脊椎融合手術 | 術前術後比較

脊椎融合手術的小知識
現在醫界普遍的觀念是「能小做就不大做」,盡量保留自然的組織。若真的非得把脊柱釘起來,愈少節愈好,患者的背部才不會被釘成硬梆梆的一塊。
現在的脊椎融合手術傾向用「脊椎內視鏡」處理,取代傳統傷口開刀的方式,術後只有 4 個 1.5 公分的小傷口,減輕患者的疼痛,也不會有大範圍肌肉損害的後遺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