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椎內視鏡手術:脊椎椎體椎間盤感染小知識及手術治癒案例

你知道嗎?脊椎也要小心細菌感染!
「椎體椎間盤感染」是什麼?
「椎體椎間盤感染」指的是椎間盤的感染,通常是由細菌引起。
大量細菌蓄積其中,蔓延到鄰近的椎體,嚴重者甚至會有細菌散入血流中,循環至全身,造成敗血症,甚至休克,是非常嚴重的感染症!通常得盡快住院接受抗生素注射治療。
3種常見的脊椎感染手術治療方式
椎間刮除:
手術過程中,醫生將完移除受感染的椎體組織。
這通常通過切開椎體、切除受感染的骨頭來完成。清除感染組織有助於減輕病情,並防止進一步的損害。
椎間盤切除:
在椎間盤受到感染的情況下,切除所有可能藏有細菌的椎間盤是必要的。這可以通過手術切開椎間盤排膿,進而清除受感染的組織。
植入椎弓螺絲釘及植入自體骨:
在大部分情況下,為了保持整條脊柱的穩定性,需要在椎體之間放置椎弓螺絲釘及植入自體骨。這有助於脊椎立即得到穩定度,恢復脊柱的正常結構和功能,對於感染的控制也有很大的幫忙。
椎體椎間盤感染 | 什麼情況下適合進行手術治療?
保守治療無效時:
通常椎間盤感染會先做保守治療,例如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或休息。但若此法無效、病情持續惡化,則建議手術。
椎間盤膿腫或膿腫壓迫時:
如果椎間盤感染引起膿腫,或是膿腫壓迫周圍結構,例如脊髓或神經根,則手術是必要的!目標是清除感染,並減輕脊髓和神經壓迫。
以下用真實案例跟大家說明吧!
椎體椎間盤感染 | 真實案例分享
椎體椎間盤感染 | 真實案例 1
一位74歲伯伯背痛爆瘦,前來問診,他罹患糖尿病、高血壓和心臟病等多重慢性病,受下背疼痛所苦,白天莫名疲倦,半夜卻常常痛到醒來,食不下嚥,體重直掉了 7-8 公斤。
最近一週問診時,他的雙腿更是虛弱,幾乎麻痺,且深受骨刺壓迫神經所苦 ,疼痛到哀嚎無法站立,長期坐輪椅。
於是,神經內科專家要求住院,原主治醫師提出照會、找我提供脊椎骨科方面的專業諮詢,經一系列檢查後,診斷為第九第十胸椎椎體椎間盤炎,同時椎管內有一大包膿壓迫神經,造成雙下肢無力。
我與醫師團隊經多方討論後,決定先以單孔脊椎內視鏡進行清創手術,刮除感染壞死的椎間盤和椎體,並放置引流管排膿。全程手術耗時 120 分鐘,傷口僅 1 公分,幾乎看不見!
伯伯的雙腿也開始一點一滴恢復知覺,也逐漸有力氣了。
椎體椎間盤感染 | 真實案例 2
51歲大哥身強體壯卻突然下背疼痛,這一位伯伯的情況則完全不同。磁振造影顯示,原來大哥之前腰椎開過刀,椎間盤和椎體被侵蝕且有蓄膿的跡象!導致他最近一個月常常下背痛和臀腿痛,但經過門診保守治療卻完全無效。
經過詳細的討論,我決定施作:單孔脊椎內視鏡清創減壓融合手術,將感染的部分用刮刀全部移除,清創後的空隙塞入自體骨填實,並以經皮微創椎弓螺絲釘和連桿固定因感染而受損不穩定的脊柱。
最後僅以 4 個 1.5 公分的小傷口,成功地解決了患者的不適,透過手術還給這位先生原本強壯的身體,總是讓人很開心!
椎體椎間盤感染 | 特別提醒
年長者、多重慢性病、免疫力低下者都是椎間盤感染的高危險群,除此之外,毒癮患者、久待監獄或安養院的人也是,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是健康成年人。
萬一不幸感染,除了傳統大刀,現在還多了超微創選擇,
我們的目標就是:使病人都能有最少的疼痛,盡快回到正常生活!
——-